最近买房的小伙伴们可得注意啦!多家银行悄悄地调整了首套房贷利率,这可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动,背后可是藏着不少门道呢。咱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,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利率“跳涨”背后的故事

还记得去年底,首套房贷利率一度跌至2字头,那会儿买房简直就像捡了大便宜。可好景不长,从今年11月开始,多地银行开始调整首套房贷利率,不少城市的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已经重回“3”字头。比如杭州,11月8日首套房贷利率从2.9%上调至3.0%,紧接着11月30日又上调至3.1%。这可让不少正在观望的购房者心头一紧。
银行:提高收益,回归理性

银行为什么要调整房贷利率呢?业内人士分析,这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。首先,银行要提高生息资产收益率。近年来,商业银行净息差逐年下降,目前处于历史低位。房贷利率下调直接导致净息差收窄,银行为了提高盈利能力,不得不调整房贷利率。
其次,房贷定价逐渐回归理性。过去一段时间,房贷利率一降再降,导致银行息差水平不断收窄,但银行从事房贷业务的固定成本是不变的。当房贷利率降至3%以内后,房贷业务在商业上开始变得无利可图,对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形成潜在挑战,也会降低银行进行房贷投放的积极性。
购房者:月供增加,但市场回暖

房贷利率上调,对购房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?以300万元贷款30年期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为例,利率两次上调后月供将增加323元,总利息增加11.65万元。虽然成本增加了,但换个角度看,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正在回暖。
数据显示,11月份重点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回正,达年内新高,环比微增3%,同比增长20%。其中,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、环比齐增,二三线城市新房成交延续低位波动。这说明,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,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回暖。
专家:纠偏过低利率,政策基调未变
那么,这次多家银行上调首套房贷利率,是不是意味着地产政策收紧呢?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,这更多是一种市场行为,是对过低房贷利率的一种市场纠偏,并没有释放地产政策收紧的信号。
薛洪言解释道,确保房贷利率不低于3%,更多是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可持续的角度考虑的。随着房贷利率一降再降,银行息差水平不断收窄,但银行从事房贷业务的固定成本是不变的。当房贷利率降至3%以内后,房贷业务在商业上开始变得无利可图,对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形成潜在挑战,也会降低银行进行房贷投放的积极性。
对于我们购房者来说,也不必过度解读。薛洪言认为,接下来一段时间内,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基调没有变,各地继续释放地产刺激政策的趋势也没有变,当前仍处于地产政策的蜜月期。
多家银行调整首套房贷利率,背后是银行提高收益、回归理性的市场行为。虽然购房者月供有所增加,但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正在回暖。对于购房者来说,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回暖的背景下,买房的时机或许已经到来。